這天,我們的休假日作了小小的異動。
固定店休禮拜二的燒味鮮,配合年節的來臨,我們改休禮拜一。
可休假不是賴在床上偷得浮生半日閒,可得把握住光陰。
我們要飛奔到迪化街去,不像學生時代那般恣意,沿路試吃美食,
可要在烏雲壟罩的天幕下,快快地把年貨款回來。
禮拜一的午後,兩個人隨便吃點什麼,就出發了。
可天是冷的,心是熱的,馬路是塞的,人是擁擠的。
走中正橋過去,卻在汀洲路徬徨起來,東南西北的,往哪個方向才快。
遲疑間,只好憑藉著記憶,繞去了羅斯福路,經過了臺大醫院,
卻想起好幾個禮拜前,我們兩人小組還在這邊辦了一場小型的5000元外燴,
嘿,才過一會,又經過這,只是這回主題變了,忙著採辦年貨來著。
腦袋悠悠轉著,機車可是往前奔馳,中山南路接中山北路,
迪化街的身影近了,兩旁的餐廳越顯高貴,金光閃閃,鑲金鑲銀的,。
阿文說,這裡的地段很棒,要是在這裡做生意應該不錯吧。
可一句我們就自個潑起了冷水,太棒的地段,總搭配著太貴的租金。
小本生意,起不來。
左彎右拐的,車子越拉越長,年貨大街的布條卻是越拉越多。
抬頭望去,都可以看到精美的小旗幟,黃色三角旗,上頭工整的寫著霞海城隍廟幾字,在搭配來台北辦年貨幾個字樣。
人聲鼎沸的音量,不用問,也知道到達目的地了。
不過目的地到了,可要找地方停車才行,眼看附近的機車隔子都停得滿滿地,我們尋覓了半天,卻在巷弄間,的巷弄間。
發現一處整齊地停放一排機車,想了想,把車子往裡頭靠。
阿文還自以為幽默地說,如果被拖吊就當停車費吧。
聽得我心抽了一下,嘿,真的被拖吊,看你還笑不笑得出來。
往大街上走去,這邊邊角角的店家,人群是稀稀疏疏地,但一大袋一大袋比小捲毛高的香菇堆就堆在眼前
,阿文自然地走向前,詢了下,這幾年物價上漲的凶,採買年貨可要貨比三家,
免得貴了,看起來大同小異的香菇堆在眼前,上頭標示的價格卻是天差地別,
我問阿文是差在好不好吃,香不香,卻不盡然是,那又大又漂亮的,好像牽牛花的一般大,這價格可高傲的咧。
倒是小小圓圓的,好像一個50元硬幣,價格平實多了,問老闆說比較貴的是不是比較香比較好吃,老闆說不見得。
指了旁邊的小香菇,他說這是剛出來的冬菇,可香的咧。
我一直央求親戚那甕1500的佛跳牆放貴鬆鬆的大香菇吧,阿文不理我,只是派頭罷了,沒必要…。
可這年代,過過派頭的癮也好呀,只不過老闆不肯,我放三朵大香菇的興頭只得擱著。
不如我想重溫與姊妹們逛年貨大街的熱情,阿文大抵是全神戒備的挑選起名單上的年貨,
干貝、人參鬚、櫻花蝦、烏魚子、當歸、栗子...。
一攤一攤地挑,想必要耗掉不少心神,好在櫻花蝦有個每年過年都會配合的店家,
只要找到地址即可。
只不過阿文是殺手級的路痴,兩排大紅燈籠高高掛,這路他記不得了,
我們兩個走到馬路上,找尋跟店家雷同的門面,
但有件事他印象很深刻:「我記得老闆娘好像是汐止人。」
我忍不住吐嘲他,老闆娘汐止人跟店的位子有可干係,如果是說店的招牌是紅色還比較有幫助呢。
說巧不巧,這點就這麼個找到了。
當年,阿文首度擔任主廚時,也是來此採買櫻花蝦的,那時臉俏面白,娃娃臉,被當成阿弟仔,
才幾年過去而已,現在臉肥了,肉多了,肚子大了一圈,鬍子長得雜亂。倒沒人把他當學徒看待。
來此前,我不改我貨比三家的性格,問了一家櫻花蝦的性格,老闆說一斤560。
我瞪大眼睛直呼怎麼可能,老闆以為我覺得貴,連忙告知這幾年貨物齊漲,這等價格便宜了。
殊不知,我是訝異店家的破盤價,阿文詢問大市場,問到的行情比這貴了好幾百,這價格也太「驚喜」了吧
跟老闆留了名片,我們繼續往前走,阿文說這家賣得是假的。
不過很多餐廳也是用這個,唉,我凡夫俗子,肉眼失察,沒有細看,沒看出破綻,
倒是老資歷的他,站在一旁不耐煩的說起來,蝦子頭看起來不一樣,假的吃起來會卡卡的。
{關於如何分辨真假,好幾年前他就教過一次了,只能說學生太不專心,過目即忘。}
往下幾攤走去,問到了真貨,樣子漂亮,粉紅粉紅,堪稱蝦子界的粉鑽,可價格不便宜,,
繞了一圈還是回到配合多時的老店,一樣給了阿文老友優惠價。
三步停,五步走,走走停停,手上的乾貨也買齊了。
阿文正打算打道回府,我卻掛念著這期7-11雜誌推薦的迪化街24家美食,央求買個零嘴吃再走吧。
最後在杏仁口味花生湯,搭配一跟油條作結尾。